《淄博日报》第四版刊发党委书记张爱民署名文章“精准对接区域发展需求全力服务新旧动能转换”。
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,职业教育责无旁贷,必须主动融入、担当作为。作为市政府主办的一所职业学校,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作出的“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”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,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”的指示要求,围绕市委、市政府深化校城融合发展战略要求,从人才培养、专业建设、校企合作、社会服务等方面入手,认真思考、精准对接区域、产业、企业发展需求,全力服务新旧动能转换,努力做到“当地离不开”。
一
实施定向培养,强化就业指导
让更多毕业生留淄就业创业
产业要振兴,企业要发展,人力资源支撑最关键。在目前企业普遍遇到“招工难”“用工难”的大背景下,职业学校必须当好区域发展的人力资源“蓄水池”,为产业、企业发展储备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。这是使命,更是责任。为此,我们将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:一是深入驻淄企业调查研究,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用工趋向,有针对性地联合举办一批“订单班”“冠名班”,按企业需求实施培养,让学生对企业逐步产生归属感,待毕业后能第一时间进入企业工作。二是针对本地生源留淄就业率比较高的实际,加强与市内中职学校合作,重点做好专业的衔接、共建,最大限度招收淄博籍学生来校就读,确保本地生源毕业生留得下、留得住。三是强化对在校学生的就业引导,建立系统化且有目标指向性的课程体系,将齐文化等地方传统文化教育、区域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前景等融入专业教学,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淄博、爱上淄博,增强他们对区域文化、发展潜力的认同感,坚定留淄就业创业的信心和决心。
二
优化专业设置,完善培养方案
让专业链紧密衔接产业链
围绕省里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等“十强”产业、市里提出的加快建设“753”现代产业体系,我们将牢固树立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、课程开到企业里的理念,持续优化调整专业,不断健全完善培养方案,做到专业与产业的精准对接,专业为企业的精准服务,实现专业设置、教育教学与产业、企业发展脉搏的“同频共振”。一方面,用心研究区域产业发展重点,精准把握重点企业、重大项目对人才的需求,建立专业动态调控机制,及时调整优化专业设置,对需要新上的专业坚决新上,对需要优化调整的专业坚决优化调整,对应该淘汰的专业坚决淘汰,力争实现专业对重点产业的“全覆盖”。另一方面,主动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与在校教师共同开发课程及教材,及时将企业发展理念、管理经验、特色文化引入教育教学全过程,推动建立对接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,促进专业培养和产业联动发展。
三
搭建合作平台,创新合作模式
让校企双方实现融合发展
服务区域发展,最终要落脚到校企合作上。深化校企合作,重在搭建平台载体,创新合作模式,实现校企双方共建共享、互利共赢。一是用好校城融合发展的政策平台。立足服务区域发展,以省市新旧动能转换确定的重点作为主攻方向,主动到各区县、国家及省级开发区和重点产业园区进行对接洽谈,充分发挥学校专业、人才等优势,与地方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,打造合作载体,共建合作项目,把校城融合发展政策用好用足用活。二是注重发挥省骨干职业教育集团——淄博职教集团的作用。目前,集团现有成员单位110家,其中行业协会11家、驻淄企业82家,占比达到84%。依托这些行业协会、企业,以及集团成立的4个工作委员会和18个专业建设分会,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,及时传递人才、技术、培训等方面的需求信息,与有关企业积极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,让行业协会、企业自觉融入学校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,推动校企合作形式从单一的解决用工需求向合作办学(招生)、专业共建、课程(教材)开发、技术服务、员工培训、顶岗实习、就业创业等多个层面纵深发展。三是实施“双百”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,即百名企业家、百名大师工匠进校园。每年邀请一百名国内、驻淄规模以上或知名企业的“当家人”、企业家校友,以及企业的优秀大师工匠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进校园,聘请他们担任产业教授,全面参与学校的教学、科研、内部管理等工作。四是深入开展“现代学徒制”。用好国家“现代学徒制”试点院校的平台,突出强化应用化工技术等4个省级试点专业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等10个院级试点专业的建设。同时,继续与驻淄规模以上企业、上市公司等共同开展“现代学徒制”。校企双方做到共同育人,互派人员一同授课及实践教学,学生定期到企业生产车间进行实操训练,逐步构建起双主体、双身份、双导师、双场所、双合同“五双”育人机制,让校企真正成为办学“双主体”。
四
注重技术支持,精心组织培训
让企业得到优质社会服务
服务区域发展,必须是全方位的、多层次的。我们将注重发挥人才优势、科研优势、设施优势,积极帮助企业破解技术难题,主动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培训,不断提升服务企业、服务社会的能力。在技术服务方面,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和利用。注重发挥国家特支计划(万人计划)人才、国家及省级教学名师和博士团队等高层次人才的作用,借助目前与企业联合申办的15个省市级(高校)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4个院级协同创新中心和5个创新团队,重点为地方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咨询、技术改良、技术转移、技术革新等服务,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。联合省“十强”产业和市“753”现代产业体系中涉及的重点企业,共建技术研究应用中心、协同创新中心和研发团队,共同开展横向课题研究,力争取得一批适用于企业发展需求、能够转移转化的科研成果。在社会培训方面,充分发挥专业门类齐全优势,依托建立的10多个省市级培训基地,以项目团队形式,重点组织开展好省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培训、市“十万企业家”培训、退伍军人及军转干部培训等项目,同时面向建筑、医药卫生、交通运输等行业搞好技能鉴定和业务培训,努力满足地方行业、企业对在岗人员学历、业务技能等方面的提升需求。并且积极拓展老年教育、社区学院等终身教育项目,建立起全国知名、覆盖省市重点产业的社区教育和社会培训“高地”。